——姚骏恩院士谈
仪器仪表的研制策略
“关于科研
仪器的研制,目前我国步入了‘天时地利人和’时期。所谓‘天时’,指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, 国家有了一定实力;‘地利’,指经过这些年发展,我们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;‘人和’即上上下下都认识到研制
仪器的重要性。我们现在落后了,要赶上去。其中,有些可以快,但很多基础工作必须做,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超越的。”伴随着我国科研
仪器研制走过半个多世纪、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的姚骏恩院士,用这样的评语拉开了话题。
“国家在制定‘十一五’科技发展规划时,有关部门征求过我的意见。如今,200kV场发射枪透射电子
显微镜的研制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”。他介绍,希望借助“十一五”大好契机,实现这个梦,因为这是几代人的奋斗目标。
他以
显微镜发展为例介绍,光学
显微镜的出现使人们发现了被称为19世纪“三大发现”之一的生物细胞,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实现了一次飞跃。然而,由于受到可见光波长的限制,光学
显微镜的分辨极限约为0.2微米。诞生于1932~1933年的透射电子
显微镜,利用电子束波长远小于可见光波长,使目前最先进的像差校正电镜的点分辨能力小于0.1纳米,可分辨单个原子,并可对线度为纳米量级的原子团进行结构及化学成分分析,能直接观察、进而分析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质(功能)之间的关系。 扫描电子
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在1935年就已提出,它具有诸多优点,可直接观察固体表面,成像富有立体感,1965年商品化产品出现了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,上世纪80年代初,一种全新的表面分析
仪器——扫描隧道
显微镜 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——STM诞生了。其横向分辨能力高达0.1纳米,纵向达0.01纳米。可以直接观察大气、真空、甚至液体中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样品,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。这一
仪器在表面科学、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。与此同时,STM
仪器本身也获得了迅速发展,相继诞生了一系列在工作模式、结构及主要性能等方面与STM相似的显微
仪器,统称为扫描探针
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(SPM),如原子力
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(AFM)、光子扫描隧道
显微镜 Photon STM等,可以获得STM无法获取的各种表面结构信息。
姚骏恩院士说,当前,各类
显微镜正以其各自的优点,相互补充,为认识世界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,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。如,扫描隧道
显微镜不仅能够观测物质表面的原子结构,而且开辟了从小到大,从下到上制造纳米器件的新途径。这些
仪器还有测量和制造的功能,把
仪器和机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。为了表彰电子
显微镜的创始人E. Ruska教授及扫描隧道
显微镜的发明者G. Binnig和H. Rohrer博士的功绩,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他们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。
电镜研制,中国曾经辉煌
他说,从1956年王大珩、钱临照先生等在制定我国《12年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》时提出研制电子
显微镜以来,已经历了半个世纪。
风华正茂的姚骏恩,195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工作。他的第一个课题是做精密电阻箱,自己动手缠线圈,买器材。一年之后,开始研制测量微小电流的检流计,涉及电磁场、光学、精密机械、材料等多个学科。1956年他跟随王大珩院士参加《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》的制定,当时国家聘请前苏联专家作顾问,他负责翻译部分俄文资料。1957年,研究所本想派他去德国从事
红外光谱仪研究。没料,德国不同意,不希望中国人学习他们这类高精尖
仪器关键技术。
“虽然没去成,但我却有幸参加了开创我国的电子
显微镜研制事业”。他补充说。
1958~1959年,长春光机所开始研制电镜,他主持设计、研制了10万倍大型电子
显微镜。
他说,“回头来看,中国基础的实验
仪器,竟都是在中国科学院的启动的。可见,建国之初
仪器研制国家可谓‘一穷二白’。
1964年,长春光机所的电子
显微镜研究室转并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科学
仪器厂,姚骏恩院士开始了他的“第二次创业”。在北京,他们1965年成功研制出点分辨能力为0.5(0.4)纳米的透射式电镜。
上世纪70年代,他在中科院北京科仪厂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扫描电镜。
1985年他参与了中科院北京电子
显微镜(开放)实验室的筹建工作,开始了他的“第三次创业”:率先在国内提出并主持完成扫描隧道
显微镜的研制和生产工作。
1993年我国开展近场光学研究,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光子扫描隧道
显微镜,打破了传统光学
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极限,达10 纳米,推动和促进了扫描探针显微学在中国的发展。
姚骏恩院士说,“到1996年为止,我国共生产制造了透射电镜316台,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691台,各式电镜及电子衍射仪33台,合计1040台。其中,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,中科院北京科仪中心和江南光学
仪器厂共生产992台,约占全部数量的95%。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。同时,还生产了各种扫描探针
显微镜共112台。应该指出的是,20世纪80年代以前,我国生产的电子
显微镜数量与进口的相当,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,有过自己的辉煌。改革开放后大量进口各种电镜,促进了外国电镜公司的发展,而国产电子
显微镜制造业却奄奄一息,现在只剩下一个研制生产单位(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)还在艰苦奋斗,继续生产中档扫描电镜”。
如今,姚骏恩院士应邀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。
他说,“这是我的第四次创业,我希望重振我国的电子
显微镜制造事业;发展空间纳米测控技术,在进行太空探测时,能够用上中国自己研制的超显微分析
仪器,把原子力
显微镜等超
显微镜放到空间,在月球、火星表面实现纳米量级的就位测量。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需要靠
仪器来探测和验证。如果把宇宙中的物质取回来,在回到地球再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未免会受到污染,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。那么哪些是污染?哪些是物质本身的呢?需要去伪成真。如果把
仪器放在太空直接进行原位测量,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这类问题......”。
从落后到先进,争取部分先超越
“国外对中国的策略,一般情况是,你不能制造的精密
仪器,他要高价,甚至不卖给你;当你有能力制造时,他以低价销售给你,打垮你,不让你发展”。姚骏恩院士一语点破中国科研
仪器发展面临的困局。
“因此,我们必须自强自立。1956年制定《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》时,关于电子
显微镜,前苏联顾问建议中国不要做。因为太复杂,我们没有任何基础,最好直接购买他们的产品。但王大珩院士坚持我们自己做。1958年,我们做出来了,但稳定性不如国外产品。”
姚骏恩院士认为,解决产品稳定性问题不是一日之功。科研
仪器从无到有,生产高质量
仪器的关键在于细节,需要一整套优良的工艺标准。从材料的选择到加工工艺,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注意,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益求精,才能获得高指标、高可靠性。我们需要一个打基础的过程,而这样积累的过程是难以超越的。
他告诫说,“关于国产
仪器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我们追求的是数量,是在几年内必须完成其他国家几十年完成的工作。这使研究人员免不了在某些方面凑合。因为完不成计划,不仅是课题负责人的个人问题,而是整个团队可能再也得不到经费支持的问题。要做到精益求精应该给一些时间。在研制一台
仪器过程中,即使是装一个螺丝钉往往都需要修一修。如果用的改锥不合适,螺丝钉的开口槽就会变形,而改锥使用的钢和制造工艺也需要很高才好用。例如,弹簧,看上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零件,但却很难做好。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,热处理不规范,也生产不出批量的高质量弹簧。这都需要长期的积累,包括数据的积累,并形成规范。只有全部配套,才能上台阶。政府应该允许科技人员有时间积累和细化”。
他说,在工厂里,一些老师傅的工具为什么不愿借给别人使用?因为这是他的工作基础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呀!你笨手笨脚把它弄坏了,他工作就不能得心应手了。
他指出,“一个人浮躁也许是他个人素质不够高,但成千上万人都表现浮躁,就应该深思,是不是评价体系、导向有什么问题?诚然,我们应该看到,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,不可能一下子十全十美,只能有选择性地把某些做到满足国内需求,减少对国外的依赖,打好基础,争取一部分超越,逐步发展我们的技术特色,中国才会强大起来”。
后记:采写完成姚骏恩院士这篇稿件后,他先后请了三位教授为文章谈到的内容把关,然后才返回给记者。其中,商广义教授饶有兴趣地描述:
风风雨雨五十载,电镜研制梦相随。
透射扫描和探针,微观世界可少谁?
天地人和今又现,老中青年大有为。
苦干求精重实效,振兴科仪展国威。